南京同曦队后卫林葳正式宣布将参加今年NBA选秀,这一消息迅速引发国内篮球圈广泛关注,年仅20岁的他,在上赛季CBA联赛中场均贡献20.3分、4.7助攻和3.9篮板,表现亮眼,尽管最终能否被选中仍是未知数,林葳强调,参选的主要目的是“挑战自己,看清与世界顶级球员的差距究竟在哪里”。
“我一直有一个梦想,就是站在更高水平的赛场上检验自己。”林葳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道,“CBA给了ued体育我很好的锻炼平台,但我渴望知道,在国际顶尖篮球环境中,我还有哪些不足,距离真正的世界级球员还有多远。”
林葳的决定并非一时兴起,早在去年赛季结束后,他便在团队支持下加强了个人技术训练,尤其是外线投射和防守移动能力,他的美方训练师约翰·卡特表示:“林葳的态度非常明确,他并不畏惧竞争,而是希望通过这个过程找到自己的天花板。”
近年来中国球员进军NBA的道路并不平坦,自周琦2016年被选中后,再无中国球员成功登陆NBA正赛舞台,不少业内人士认为,林葳此次参选更多是一次“试水”,实际被选中的概率有限,但他自己对此显得很平静:“能被选中当然是一种荣誉,但即便落选,这个过程本身就会让我收获很多,我可以和来自全球的优秀球员一起训练、对抗,亲身体验美式篮球的强度和节奏,这些经历对提升自我认知非常重要。”
从技术特点来看,林葳作为一名双能卫,具备较强的持球进攻能力和稳定的中远距离投篮,在CBA,他多次在关键时刻承担得分重任,展现出超越年龄的心理素质,NBA对后卫的要求极为全面,尤其是在身体对抗、防守意识和比赛节奏掌控方面,亚洲球员往往需要更长的适应期。
一位不愿具名的NBA国际球探表示:“林葳有一定的潜力,但他的体重和爆发力在NBA层级不占优势,除非他能在试训中展现出极其突出的投篮能力或组织意识,否则很可能需要在发展联盟或返回CBA继续积累经验。”
尽管如此,林葳的选择仍值得肯定,中国男篮近年来在国际大赛中表现起伏,部分原因正是缺乏能够在高强度对抗下稳定发挥的后场球员,倘若林葳能够通过本次参选积累经验、明确发展方向,无论对他个人还是对中国篮球的后备人才培养都具有积极意义。
南京同曦队也对林葳的决定表示支持,俱乐部发布声明称,将全力配合林葳参与选秀前的各项准备工作,包括安排专项训练和可能的球队试训机会,总教练贝西洛维奇指出:“年轻球员敢于追梦是好事,林葳需要这样的平台来审视自己,我们也相信这段经历会帮助他成长为更全面的球员。”
NBA选秀将于六月底举行,林葳预计将于五月赴美参加多支球队的单独试训,目前他已经启动针对性强化计划,重点提升身体素质和防守稳定性,他还聘请了专业团队负责语言及文化适应培训,显示出全面准备的态度。
不少球迷和媒体对林葳的勇气表示赞赏,社交媒体上,“林葳参选NBA”成为热门话题,很多人认为,中国篮球需要更多这样敢于走出去的球员,无论结果如何,主动寻求差距、勇于挑战更高目标的行为本身,就值得鼓励。
回顾历史,中国球员的NBA之路从来不易,姚明的成功得益于出色的天赋和时代的机遇,而更多像孙悦、丁彦雨航这样的球员则因伤病或适应问题未能真正站稳脚跟,如今林葳迈出这一步,其意义不仅在于个人追梦,更在于为中国年轻球员树立新的参照——与世界比较,才能找到真正的进步方向。
林葳坦言,他已经做好了面对各种结果的准备。“我知道前路困难重重,但不会后悔,只有看到差距,才知道该往哪里努力。”这句话或许正是新一代中国运动员的心声:他们渴望对话世界,无惧失败,更重视过程而非结局。
如果林葳最终未能被选中,他可能会返回CBA继续磨练,或考虑前往其他海外联赛效力,但毫无疑问,这段经历将深刻影响他的职业生涯,在全球篮球飞速发展的今天,闭门造车早已不是选项,主动融入、虚心学习才是正途。
中国篮球协会相关负责人也表示,协会将继续支持有潜力的年轻球员向外发展:“我们鼓励球员们勇敢追寻篮球梦想,无论是通过选秀还是其他渠道,中国篮协会尽可能提供帮助。”
林葳的NBA之路才刚刚开始,六月选秀大会的结果固然重要,但更值得期待的是,这位年轻后卫能否通过这次挑战真正认识到自己的不足,并在未来以更强的姿态回归,对中国篮球而言,需要更多像林葳这样的探路者——他们或许不是天才,但愿意脚踏实地、向外开拓。
无论最终能否站上NBA赛场,林葳已经用实际行动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:中国年轻一代运动员正以更开放、更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,而世界,也正在等待他们的到来。
发表评论